第一部分 碩士學位基本要求
一、應掌握的基本知識
碩士學位獲得者應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精神,積極為國家建設服務;具有相關學科寬廣堅實的理論和系統專門的知識與實驗技能,了解國內外相關領域新技術和發展動向,并了解相關學科專業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本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能結合與本學科有關的實際問題進行創新的研究,能勝任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產業部門有關方面的教學、研究、工程、開發及管理工作;應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順利地閱讀專業書刊,具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國際視野和競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
二、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學術素養
崇尚科學精神,對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有濃厚的興趣;具備一定的學術潛力;掌握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究倫理等方面的知識,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自學能力;在科研選題、研究方法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受到系統訓練,具有獨立從事相關領域或跨學科領域實際工作的能力。
2.學術道德
恪守學術道德規范,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學術貢獻;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具備嚴謹的科學作風,不弄虛作假,抵制學術腐敗,不得有剽竊、造假、一稿多投、不正確引用等學術不端行為。
三、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1.獲取知識的能力
對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前沿動態把握比較準確,具有通過學術交流、實踐活動、文獻調研等方式了解學科發展方向和科學研究前沿的能力,能夠通過課程學習、文獻閱讀及科學研究等,有效地獲取專業知識和先進的研究方法,并能透徹理解、正確應用。
熟悉相關領域的重要科研期刊并能夠跟蹤最新進展;掌握因特網使用、數據庫檢索、數據處理等現代信息處理技能;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一般應有英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具有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2.科學研究能力
能夠正確評價和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并較為獨立地解決課題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能夠發現并判斷有價值的科學問題;可以較為獨立地開展研究;能夠進行基本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并形成結論,具有建模、分析、計算或者實驗的能力。
3.實踐能力
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開展學術研究或應用技術探索方面具有較強的本領。在學術研究方面能獨立完成文獻綜述、開展實驗設計、研究技術路線、分析實驗數據所對應的學科內涵、獨立撰寫學位論文、獨立回答同行質疑和從事學術交流。
能針對研究問題,進行理論推導分析,設計實驗和實踐操作驗證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
有團隊合作精神,具備一定的實驗技能、技術開發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4.學術交流能力
具備流暢表達研究成果的能力,包括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展示其學術專長的學術交流能力。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一般應有英語),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能準確地使用專業學術語言與國內外同行開展交流,以獲取新的研究問題和研究思路、掌握學術前沿動態并獲得學術支持與幫助。
5. 科研成果要求
(一)授予學歷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格科學研究成果要求
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者,一般應在國內外本學科專業有關的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導師除外)發表1篇學術論文(含已接受)。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科技獎勵可以充抵一篇SCI論文。
(二)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格科學研究成果要求
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者,一般應在所申請學位的學科領域有關的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導師除外)發表2篇學術論文(含已接受)。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科技獎勵可以充抵一篇SCI論文。
6.其他能力
能夠自我調整、解壓以保持身心健康,具備與他人進行良好溝通的能力。
四、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1. 規范性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須是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或者合作完成的、較為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論文應體現出碩士生在所在學科領域做出的學術成果,應能反映出碩士生已經掌握了較為堅實寬廣的基本理論和較為系統的專門知識,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學位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需表達準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可靠、圖表規范、結論可信。
碩士學位論文應包括文獻綜述、選題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與結論等內容。具體撰寫要求見《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定》。
2. 質量要求
學位論文要選題明確,位于學科前沿,并闡明研究的目的和學術意義;研究過程要依據明確,推導清楚,邏輯嚴謹,數據可靠,結論可信;研究結果要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較好的應用前景,或有益于社會發展、文化進步及國民經濟建設。論文應如實反映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或者合作完成的研究工作;論文作者應在了解本研究方向國內外發展動向的基礎上突出自己工作的特點,要有合理的實驗設計和恰當的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具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第二部分 博士學位基本要求
一、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及結構
博士生應通過在學科相關領域的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掌握相關學科相關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知識背景、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以及相應的實驗技能和方法,能夠解決科學研究或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應具有堅實的相關領域專業知識方面。能夠在相關領域的基礎性、應用性科學研究或專門技術的研發上取得創新性成果。
熟練地掌握至少一門外國語(一般應有英語),能夠熟練閱讀本學科相關領域的外文資料,并具有較強的科研論文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具有獨立從事本學科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高等學校教學的工作能力,以及從事本學科相關領域工程、技術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應具備的學術素質
1.學術素養
崇尚科學精神,對相關學科基礎或應用研究有濃厚興趣,有寬廣的知識面和極強的自學能力;具備較好的學術潛力;掌握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究倫理等方面的知識;在科研選題、研究方法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受到系統訓練,具有獨立從事相關領域或跨學科領域創造性科學研究工作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2.學術道德
恪守學術道德規范,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學術貢獻,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具備嚴謹的科學作風,不弄虛作假,抵制學術腐敗,不得有剽竊、造假、一稿多投、不正確引用等學術不端行為。
三、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1.獲取知識能力
熟悉本領域的重要科研期刊,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能夠準確地跟蹤最新進展,對學術研究前沿動態把握準確。能夠通過本專業課程學習及學術交流、實踐活動、文獻調研等方式,有效獲取研究所需的知識和先進的研究方法,并能夠透徹理解、靈活應用。
對相關學科有廣泛的了解,具備學習其他學科領域知識的能力。掌握因特網使用、數據庫檢索、數據處理等現代信息處理技能。具備在知識結構和學術深度上不斷進行自我更新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一般應有英語),具有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2.學術鑒別能力
具備對已有相關學科研究和應用成果的正確性、重要性、先進性以及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的鑒別能力,能夠對“研究問題、研究過程、已有成果”等進行準確的價值判斷。
具備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從特定學科領域的文獻中或在已有的實驗過程中發現有意義的科學問題,提出可驗證的科學假說,并通過自行設計的方案,使問題得以驗證和解決。
3.科學研究能力
能夠發現并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針對問題獨立設計合理的研究方案。具有較強的建模、分析、計算或者實驗能力,能對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準確處理和分析并形成結論。能開展高水平研究并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
4.學術創新能力
具備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內開展創新性思考、創新性研究并取得創新性學術成果的能力。
5.學術交流能力
學術交流是發現問題、開闊視野、獲取知識、掌握學術前沿動態的一個重要途徑。需要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一般應有英語),能夠熟練閱讀本學科相關領域的外文資料,并具有較強的科研論文寫作能力。在學術交流中,能熟練、準確地表達研究成果;通過交流能掌握學術前沿動態,獲取新的研究問題和研究思路等。
6.科研成果要求
(一)授予學歷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格科學研究成果要求
申請理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者,應在國內外本學科專業有關的國際檢索(SCI)刊物收錄的期刊上發表2篇學術論文(含已接受),申請工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者,應在國內外本學科專業有關的國際檢索(SCI或EI)刊物收錄的期刊上發表2篇學術論文(含已接受),但不含類似Proceedings的會議論文集。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科技獎勵可以充抵一篇SCI論文。
(二)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格科學研究成果要求
申請理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者應在所申請學位的學科領域有關的重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導師除外)發表3篇學術論文(含已接受),其中應有2篇學術論文發表在國際檢索(SCI)刊物收錄的期刊上(含已接受)。申請工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者應在所申請學位的學科領域有關的重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導師除外)發表篇學術論文(含已接受),其中應有篇學術論文發表在國際檢索(SCI或EI)刊物收錄的期刊上(含已接受),但不含類似Processing的會議論文集。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科技獎勵可以充抵一篇SCI論文。
7. 其他能力
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教學或科研管理方面的能力;能夠自我調整、解壓以保持身心健康,善于與他人進行良好溝通。
四、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是博士生在導師或導師組集體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總結,應在科學上和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學術成果,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經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知識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備了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1.開題與綜述的要求
博士生入學后應在導師指導下,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學科現狀和動向,及早確定課題方向,制訂論文工作計劃,完成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包含文獻綜述、選題背景及其意義、研究內容、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等。開題報告應以學術活動方式在研究方向相關范圍內公開進行,并由以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小組成員為主體組成的考核小組評審。在論文研究工作過程中,如果論文課題有重大變動,應重新做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體現了博士生在本領域的基本素養與能力,是考查論文前沿性和原創性的基礎,是對本研究領域已有學術成果的總結、分析和提煉,從而是確定科學問題的重要環節。文獻綜述應當做到客觀嚴謹,能夠找到已有成果的局限和新的研究熱點并合理導入自己的研究選題。文獻綜述要注意信息的全面性、代表性以保證選題的準確性。
2.規范性要求
學位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需表達準備、條理清楚、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可靠、圖表規范、結論可信。
博士學位論文應包括文獻綜述、選題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與結論等內容。具體撰寫要求見《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定》。
3.成果創新性要求
博士生應在所在學科領域做出創新性研究成果,并發表與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學術創新可以出現在提出問題、研究過程和最終研究成果的任何環節。
五、其它事項
(一)本學位基本要求經所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報所長辦公會議批準,自申請2019年夏季學位起執行。
(二)本學位基本要求由研究生部負責解釋,如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有矛盾時,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執行;如與本所過去相關規定有矛盾,按本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