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園區進入嚴格封閉管理期間,園內送餐、物資傳遞、核酸檢測、環境消殺、垃圾收運無一不需要志愿者的投入。所幸在駐守園區干部職工的自發組織下,這些“最可愛的人”齊心協力,做好運行保障,涌現出諸多感人事跡。
送餐組:一日三餐,風雨無阻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送餐組全體十幾位志愿者需要保障留所職工、研究生等幾百人的每日三餐,送餐組的主要任務和流程是將一日三餐從外來餐車運到所叉車上,及時消毒,志愿者們穿著防護等隨著叉車在不同點位流動,將一份份餐點好數量拎著運送至各個樓宇樓門口。送餐組志愿者三天一輪換,每組4至5人,穿著防護服一天走下來數萬步,經常頂著風吹日曬送餐。偶時天降大雨,志愿者們里面穿著防護服,外面罩著黃顏色雨衣,在雨天送餐中小白人搖身變為小黃人,踏著泥水、冒著風雨前進,直至將熱乎的飯菜及時送到各樓宇。送早餐時志愿者需要早早起床集合,在他人可能還在夢鄉時,將熱乎乎的早餐送到樓棟。送餐歷程也是不斷革新,送餐首日曾采用人力小推車,近倆小時才完成所有樓棟的送餐,次日后志愿者們及時采用叉車協同運輸,大大提高分餐效率,每次能在半小時內就能完成二十余棟樓的餐食分發。送餐中也有諸多感動,前期工會主席李向陽和老主任丁瑞軍、吳亦農身先士卒帶領大家送餐;志愿者由川在送餐活動伊始,制作了詳盡的“送餐流程”,列述了送餐中注意的小貼士,在遇到問題實時更新版本;志愿者們繪制了樓宇圖、送餐路線圖;周易等志愿者常常沖鋒在前,苦活累活搶著干;羅斌本是核酸組志愿者,數次主動請纓,臨時頂替空缺參加送餐。此外,送餐志愿者有時還需要協助送發抗原及垃圾袋,經常臨時增加工作量。
搬運組:物資保障,雷打不動
搬運組的主要任務是將單位采購以及兄弟單位援助的物資從所門口搬運至相關指定位置,并將物資下發到各樓宇。面臨的挑戰是物資重,數量多,有的箱子大小不一,外來物品入所時還要及時消殺,防止病毒輸入。這確實是個體力活,因此搬運組主要由年富力強的小伙子組成。搬運中,4月中旬天氣炎熱,志愿者們穿著防護服搬運物品,戴著厚厚的N95口罩,干一會就被汗水濕透,粗粗的喘氣,當時澡堂封閉,小伙子們只能晚上用臉盆洗去汗水。搬運時免不了輕微的磕碰和劃傷,志愿者們總是一笑而過。有段時間,援助的物資總是晚上到貨,在午夜十一二點,志愿者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副所長孫勝利親自帶著參與搬運,大家干勁十足。有一次大型卡車運來了物資,車廂就有十幾米長,物資搬運到叉車上,進所后再搬下來,后期分發時還得再搬運一次,小伙子們卯足干勁完成任務。搬運組有名成員在封控時留所加班,家中的親人被感染,他沒有退縮,懷著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毅然決然參加志愿者,令人憐憫和欽佩……志愿者搬運進園區充沛的生活用品、防疫物資和藥品緩解了駐守園區人員的生活困難,極大鼓勵了全員的抗疫斗志。
核酸組:全副武裝,一馬當先
核酸組主要組織日常核酸檢測,維護現場秩序,做好掃碼登記,協助醫務人員完成核酸取樣等。核酸組面臨的最大考驗,是相對近距離接觸每位待核酸檢測的人員。面對可能存在的風險,給志愿者們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好在核酸組志愿者有著不畏艱難的信心,規范操作,保證自身安全,維護現場秩序,提醒保持間距,無遺漏確認每一個人的釘釘掃碼登記。在活動中,志愿者身著全副武裝的防護服,四月中旬溫度高達30度,防護服熱不透氣,每次核酸二三個小時,志愿者們揮汗如雨,脫下防護服外衣服都濕透了,為防止高溫中暑,核酸檢測后備志愿者梯隊等候,輪流上場作戰。再有時核酸檢測時間點不確定,一旦接到上級指令,群里一聲令下,志愿者們動作迅速及時到崗。后期檢測碼由健康云變為核酸碼,志愿者們還貢獻自己的手機,安裝軟件,接受新的培訓,開展掃碼協助服務。核酸時每次都有女性志愿者參與,女同胞們巾幗不讓須眉,聽從指揮,堅守崗位,協助完成現場核酸檢測取樣工作。
抗疫志愿者們在戰“疫”中攜手與共,以同舟共濟團隊的協作為園區撐起了“保護傘”,豐富了“實干見物”的底色,更將成為技物所抗疫史上最生動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