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消殺是疫情防控非常重要的環節。面對疫情來襲,作為集體的一員,他們挺身而出,連續多日身著厚重的防護服、背負沉重的消毒噴霧器,在所園區內開展消毒工作,切斷傳播途徑。聽聽兩位勇士的現場體驗。
新人上崗,培訓先行
連晶熙:病毒雖然有危害,但是只要規范穿戴防護服,按規范動作消殺,就可以保證自身安全和作業安全。在正式開始消殺工作之前,人事處安排了一次培訓。由專業醫生給我們做了穿戴防護服的演示,規范穿戴和脫卸,確保個體防護到位。
盧樹軍:第一次做,雖然工作有點累,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盡自己一份力,還是感覺很榮幸。最初的階段當有涉陽人員報出時,自己的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總感覺危險無處不在,但經過幾天時間的過渡,內心還是平復了,其實只要過程中個人防護切實完善到位相對還是安全可控的。
總結經驗,不留死角
背著30多斤重的消殺設備,在樓棟中進行消殺?!懊恳粋€角落都要覆蓋到,消毒必須做到精準細致不留死角,才能及時消除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span>
盧樹軍:最大的感觸是,第一次,當我走入1號樓8樓進行消殺時,步入走道時看到的景象和氛圍,感覺空氣似乎都是凝固的??諢o一人的走道,讓人感覺窒息。那一刻真的感覺健康的環境、正常的秩序太寶貴了。
連晶熙:盧老師負責消殺的面積比較大,他承接了所里大部分面積的消殺工作。起初,我們缺少經驗。噴灑的藥水會透過不太厚的衣服,沾染在皮膚上。手臂、脖子以及穿著比較單薄的地方,皮膚上會起一些紅疹、泛紅,但過一段時間會自然消退。后面幾次的消殺,我們就會更加注意防護,再熱的天氣都再加一件沖鋒衣的內膽。
另外有兩天,氣溫較低的時候,面罩和眼鏡都會起霧。能見度很低,有時候還加上下雨,走在室外就看不清前面的路。令我得意的是,因為特別熟悉技物所的小路大路,憑著自己對所內環境的了解,我都可以“跟著感覺走”到指定地點。
起初,在消殺過程中,我不太敢把手機頻繁取出來,導致在工作時我常常處于“失聯”狀態。后來,我帶了幾次街道的消殺人員進來,觀察他們學習在手機上套防護膜的做法。如此,就可以便于現場聯系,調整消殺方案,實時進行溝通。
“再去消殺的時候,就越來越對自己放心了。作為一個熟練手,該怎么消殺,也形成了一個操作流程?!泵刻炱骄叫袃扇f步,這是盧樹軍和連晶熙疫情防控的日?!按蚩ㄓ涗洝?。
使命驅動,責任擔當
面對的是“看不見的敵人”,有需要,我們就頂上。
盧樹軍:經歷了這么多,讓我感覺在任何時候,作為個體都應該具有補位意識。我只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在園區里,就該擰成一股繩,團結起來,擔起一份責任。
連晶熙:整個過程中,我認為沒有困難。液體的話,盧老師可能肯定是比我力氣大,因為他個子比我高嘛,而我吃重也是可以的,3L大罐子背起來還是有能力的。只是這個大罐子要放在一個平臺上,然后背起來,如果放在地上,有時候可能會沒辦法背起來。
“雖然一天下來腰酸腿疼,但內心卻感到十分自豪,為所內職工恢復健康的環境,付出汗水是值得的!”
供稿:綜合管理部
編輯、審核:行政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