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春分,走過谷雨,上海技物所嘉定園區此時已步入初夏,綠意盎然。一個多月來,“嘉園”人未雨綢繆,穩扎穩打,嚴格遵守各級政府和研究所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妥善安排科研生產進度,確保各大型號任務按時按質平穩推進。今天,讓我們走近材器中心。
3月28日,在得知園區即將封閉管理的消息,為保證制造線平穩運行,部門主任丁瑞軍及時部署,各部提前做好人員駐留安排。4月1日,包含材料部、器件部、預研部和工程師組的13人留守于嘉定園區,開始沉浸式科研生產。
穩生產
為了保證能及時處理材料制備中可能出現的故障,材料部周俊、李尚書主動留所,穩定材料生產。預研部王溪、器件部趙玉、袁素柯、張文杰、陳成翰、張年波、何物華、劉海等人駐留園區以保證焦平面器件產線不“打烊”。因處于非全員狀態,器件部同事間相互請教、身兼多職,正是這些“多面手”保證了每個生產節點的順暢過渡。為保障器件制造中各機臺狀態良好,工程師組組長祝海彬以身作則,主動留下承擔設備維護、廠務維持和部分工藝操作??煽啃越M肖龍則駐守可靠性試驗間,保障某重大項目的組件鑒定檢驗試驗的順利運行。
克時艱
由于駐留人員有限,為了減輕保潔人員清掃壓力,材器人主動承擔工作區域清潔衛生,定時分工進行地面打掃和垃圾處理。另外,為幫助留所人員工作安心,為緩解居家人員“搶菜”煩惱,部門為每一位職工家庭送去了“抗疫物資大禮包”,緩解了大家的后顧之憂及眼前所急,體現了敢擔當、有熱情、有溫度的材器精神。
爭返崗
四月下旬,部分處于防范區的職工返回崗位,各組職工爭相提出申請,最終確定材料部楊鑫偉、熊偉、劉俊,器件部梅志雄、李清新,項目部林加木、工程師組楊超等同事陸續返崗,材器中心駐留人員從13人增至20人。新返崗人員的加入大大減輕了制造線的科研生產壓力,完成了包括離子注入機、激光干涉儀等重要設備的緊急搶修,保障了重大型號項目的組件性能測試任務和相關試驗。
強基礎
愛學習的材器人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漲姿勢”的機會,“白天搞科研生產,晚上強化學科基礎知識”成了封閉在園區人員的生活常態,可謂是生產、學習兩不誤。林春研究員帶頭安排云課堂,為相關留所及居家人員教授光學原理、器件物理、半導體材料等課程,大家紛紛立足學科特長,分享相關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專題討論,拓寬知識面。
疫情無情人有情,材器中心駐留人員風雨同舟、敢于拼搏的精神不會輸。
供稿:材器中心
編輯、審核:行政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