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技物所承擔研制的齊魯二號高分辨率光學相機順利交付總體單位。自項目進入全面沖刺以來,團隊直面進度壓力,克服新冠疫情影響,突破了可見光多光譜大幅寬無縫拼接、熱紅外高靈敏度凝視成像、高分辨率可見紅外一體化系統等關鍵技術,完成了相機的集成測試和試驗。目前,相機正在衛星總體開展集成測試工作。
精益求精,不放過任何細小隱患
相機研制過程中,解決主鏡面型復測結果不穩定的問題可謂一波三折。為驗證相機主鏡面型的穩定性,項目組進行了反復測試,叢海佳和魏紅軍在穩定性檢測中發現主鏡面型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雖然變化絕對值完全在允許的范圍內,但仍存在一定相對變化。秉承堅決不把問題帶上天的原則,兩位設計師第一時間匯報問題。魏紅軍組織項目成員開展了多次討論,并邀請所內專家和老前輩裴云天老師進行指導,從測試方法、測試環境、結構設計等方面找原因。經過多線驗證,團隊發現主鏡面型測試結果和工裝平面度的關聯一致性,確定了主鏡面型不穩定的根本原因。通過不斷提高工裝平面度,反復測試,終于圓滿解決了問題。這讓大家更加深刻理解到“光機系統保證像質就要做到‘橫平豎直’”這一要求的重要價值。
無縫銜接,關鍵時每個人都能頂上
3月下旬,項目進展到裝配測試的關鍵時期,工作計劃細化到小時。而受本市疫情影響,電子學測試的主備崗同時被封控在家。一時間,測試工裝難以開展,后續計劃難以推進,交付節點在即,項目進度面臨嚴峻考驗。通過多方協調,項目組臨時借調一名電測人員,封控在家的孫念朝準備一份詳細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說明,通過遠程在線指導,反復叮囑需要監控的關鍵參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24小時“時間無縫”連續測試,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進行。在這之后,為避免小區封控影響項目進度,青年職工趙攀勇于擔當、主動請纓,留駐在園區配合測試和定標試驗,至今已堅守實驗室工作兩個多月。
家的溫暖,來自“疫”線的驚喜
3月底,項目組正在為相機交付做最后沖刺,主任設計師饒鵬通知召開工作例會。會上,正在大家為相機交付驗收開展熱烈討論時,事先精心準備的生日蛋糕悄悄推出,給壽星魏紅軍一個生日驚喜。在這樣的特殊時刻,魏紅軍和“家人們”共度,大家紛紛為他送上祝福。事實上,饒鵬平時雖然忙碌,但他卻記得項目組每個人的生日,如果無法當面祝福,也會記得發條微信,讓大家倍感溫暖。
“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團隊,關鍵時刻,挺住壓力,一絲不茍,全力以赴!大家都充分發揮了主人翁精神,目標是一致的,勁兒也都往一處使,團隊氛圍既嚴肅認真,但又像家人般溫暖?!蔽杭t軍說。
作為中科院先導培育項目“構建與在軌驗證天基資源網絡化服務體系”系列小衛星之一——齊魯二號衛星的核心載荷,該相機具有大幅寬可見光多光譜0.7米成像和高靈敏度熱紅外14米成像等功能,可實現對地高分辨率全天時敏捷成像及高清視頻觀測等重要應用。封控期間,齊魯二號高分相機團隊全體成員都各司其職,合力推動工作。王敏華、孫念朝、嚴天宇、叢海佳、于超、解明浩、夏暉、陳忻、黃茂潼、姜雷杰、高俊男等住所園區開展相機測試和試驗,張亞峰,王雅靜,周宇星,黃晨玲,吳春亮等遠程支持,開展試驗審查和數據復核。 他們一直默默奉獻,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拼搏和責任譜寫了航天事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