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載荷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上海技物所承擔研制的有效載荷相互配合,完成了任務預期和臨時增量目標,獲得了各方肯定。目前,試驗隊員們仍堅守在各自崗位上,按計劃開展有關數據研判和分析工作。
自2021年組建隊伍以來,歷時兩年多,團隊們團結一心、艱苦作戰,克服了野外駐扎、條件限制、疫情防控等種種困難。試驗隊平均年齡不超過35歲,本次駐扎在試驗場的聯試人員更是以90后為主。進駐試驗外場2個多月來,團隊用實干和堅韌充分詮釋了技物所年輕一代的責任和擔當。
“舍小家,為大家”的傳承
本次任務艱巨,作為任務領隊的崔文楠是當之無愧的主心骨,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正值家里兩個孩子即將面臨升學考試,愛人也因工作原因長期出差,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安頓好孩子,帶領著一群略顯稚嫩的“新兵”,義無反顧奔赴前線。
“新兵”劉鵬希的妻子從事醫務工作,項目任務期間,兩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最困難的時候,只能將孩子托付給關系熟絡的鄰居幫忙照看?!靶〖摇钡睦щy絲毫沒有影響兩位隊員守護“大家”的決心,雖然心有牽掛,但身為“國家隊”、身為“國家人”的使命擔當與信念始終支撐著他們。
野外戰場的考驗
試驗場處于低緯度地區,森林環境原始,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隊員們駐扎于此,除了要克服科研壓力,還面臨著野外工作的種種考驗。上海乍暖還寒,試驗場卻已是夏日炎炎。試驗隊兩位年輕女將李潔、吳天笑,每天頂著高溫酷暑,頭盤發髻,身著防曬,腳踏泥濘,每日從早忙到晚,也顧不得女生的形象,頗有“巾幗不讓須眉”的英姿與颯爽!蚊子蜘蛛、蛇蟲鼠蟻也時常給大家添亂,隊員們雖然準備了防護用品,但還是難以抵擋。試驗隊員丁昆常常擼起袖子,向大伙展示他被蚊蟲攻占的“小堡壘”,“堡壘”雖已星羅棋布,但他堅守的前線卻不曾退卻半步。金祥博、楊文星兩位小將經常漫漫長夜,卻無心睡眠。他們年紀雖小,頗有責任擔當,在后期面臨人員緊缺、長期夜守的關頭,爭先恐后,毫無怨言,為野外夜間工作的執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隊員們的新昵稱
兩個月以來,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條件艱苦,任務緊迫,但最常津津樂道的,就是大家的新昵稱。隊員溫茂星,因為負責工作的特殊性,時常要緊盯溫控系統進行“人機交互”,他也是此次任務工時最長的記錄保持者,被大家冠以“鐵人”的稱號。老大哥謝燾與90后金祥博,時常給大家表演他倆獨有的雙人“脫口秀”,讓大家切實體會到機械結構與電子學兩個學科之間的深度融合。張鵬、承元昆在工作之余,采摘水果擔負起團隊“水果供應商”的角色,讓大家苦中有甜、樂在其中。擔任任務現場“指揮”的付承昊身兼數職,管理、調度、質量、后勤……同時,還是個調節氣氛的段子手。這次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付承昊出征穿的唯一一條牛仔褲很快在摸爬滾打中成了土紅色。他一邊盼著早點圓滿完成任務,一邊繼續穿著土紅牛仔褲和大家開著玩笑緩解科研壓力。
清明飛,谷雨回。雨生百谷,萬物更新!隊員們的努力,如同累累碩果,掛滿枝頭。
試驗隊合影